找到相关内容3935篇,用时3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心义探奥(一)

    心义探奥(一)  胡晓光  佛教的究竟教义就是主张一个「万法唯心」,可以说「心」是佛教教义最本质范畴,研究探索「心」的本质规定是学佛首要之务,本文仅对「心」的义蕴进行逻辑分析,并将佛教「心」的定义与...心」这个范畴的阐释就存在著历史沿革的痕迹,不同的时代,有不同时代所关心的问题,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解释方法。但是历史文化又有相续性,从理论逻辑体系性质划分,佛教可以分为印度佛教文化和中国佛教文化两大组成...

    胡晓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65369426.html
  • 佛陀遇到孔子:佛教是“一心二用”的宗教

    “曾几何时,所谓佛教世界观,与其说是宗教体系,毋宁说是哲学——伦理体系。”托卡列夫还说:“早期佛教的重心在于道德范畴,在于世人的伦理规范。”并且说:“早期佛教的认识范畴,较之伦理范畴大为逊色。这一范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74270673.html
  • 济群法师答:皈依僧,是皈依所有僧人吗?怎样才能如法依止?

    济群法师答:   三宝,为佛宝、法宝、僧宝。其中,佛为圣者,法为圣典,而僧却有贤圣僧和凡夫僧之分,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呢?从究竟意义上说,皈依僧宝,是皈依贤圣僧的品质。但住持和弘扬佛法,却离不开眼前的凡夫僧。所以,全体受过比丘戒的僧众,都属于僧宝范畴,是佛弟子皈依的对象。特别要注意的是,皈依僧宝不是皈依某个出家师父,更非不加抉择地对其惟命是从。   当然,佛陀也再三强调亲近善知识的重要。虽然皈依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济群法师|皈依僧,是皈依所有僧人吗?怎样才能如法依止?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22577505.html
  • 问:初学佛法的人来说,如何把握要领呢?

    味道,身体接触的环境,思想思维的一切法。意境法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,它包括我们认识的一切事物,比如好坏、善恶、长短、是非、邪正等,都属于意境法的范畴。 3、依归法 依是依赖,归者归向,依归法是我们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130878068.html
  • 禅宗功夫哲学的方法论检讨

    进路的功夫哲学。  首先,“心与性”这两个哲学概念范畴本来就是人存有者的本体概念,所以也有赖永海  教授以“本体功夫”称说之道:  “随著大乘佛教把真如、实相、如来藏、佛性我本体化,本体论的思维方法逐渐...运用了起来。  由于“本体论思维方式”的认识范畴之提出,使得赖教授得以特出地获得讨论阳明功夫  学与禅宗功夫学的新眼光。其言:  “王阳明的修养方法几乎在各个方面都深受禅宗修行方法的影响,此中的根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80459588.html
  • 利休灰和日本茶道圣人千利休

    利休灰色的雨下个不停……”利休灰作为日本的传统空间与文化的矛盾以及歧义的象征,甚至将其范畴广义地包含16世纪的欧洲手法主义、早期巴洛克和现代艺术中的野营派等。日本人认为利休灰是一切艺术都应具有的基本品质...然而洋溢着色彩的微妙和深刻的激,清。这就是日本文化将矛盾着的东西加以融合以及从而所具有的多元性。而西方二元论思想体系中将一切事物都分成截然对立的范畴,如人与技术、人与自然,精神与肉体、黑与自筹。日本...

    沟口健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44944649.html
  • 人类在有神论与无神论中的不同本质

    ,成为世俗色情情感的黄色色情文化。  欧美民主模式的扩张为目的为理由的殖民战争,实际是[人类范畴的审美逻辑]的殖民为本质。  历史事实证明,历史的错误,首先是[审美逻辑]的错误,然后才是[哲学逻辑]的错误,然后再是[道德逻辑]的错误,然后是[社会学逻辑]的错误。  先有欧洲文艺复兴的[人类范畴的审美逻辑]的文化艺术的错误,然后是以后[人类范畴的哲学逻辑]、[人类范畴的道德逻辑]、[人类范畴的社会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55948755.html
  • “一心二门”与二程的“天理本体论”

    卷二,《二程集》,1267页。】。“理”不生不灭,不增不减,永恒存在,为其哲学逻辑结构的最高范畴。   如果反观《起信论》的“真如心”, “离言说相,离名字相,离心缘相,毕竟平等,无有变易,不可...范畴。程颐认为,“理一”和“分殊”是体用本末关系,理只有一个,天下无二理,但其用其末则有许多。他说:   譬如镜灯之类,包含万象,无有穷尽。此理如何?曰:只是释氏要周遮,一言以蔽之,不过曰:万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44653426.html
  • 略论禅宗的体用观

    禅宗能够彻底地直指佛法真实本元。禅宗的方法论基本原则是体用观,也就是说,禅宗是以体用方法为应机施化,显性明体的法要。  “体用”这个范畴,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创概念。其最高表现形式在哲学本体论与宇宙论上。体用范畴实质是一种思维模式,也是一种认知结构。它符合于中国语言文字的个性和文化心理习惯。可以说,中国文化性格在于体用论,  禅宗兴盛于中国,就在于继承了体用论的思维模式,并且又全面深入发展了体用论,使...

    郭明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13365654.html
  • “社会理性”:佛教研究的新视角

    .佛教理性化   人间佛教或佛教与人间社会的关系,至少可以梳理出四大范畴:信仰范畴、宗教范畴、社会范畴、经济范畴。所以,对于中国人而言,佛教就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,新型的社会行动模式。因此,佛教并...能够通过个人与外部世界不断的沟通,创造和改变了他或她的自我感觉,有助于把个体私人信仰、精神觉悟与公共世界、人际互动联系起来。由此观之,佛教的四大范畴,亦可视为以社会范畴为基础的信仰体系。倘若社会范畴...

    李向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593382660.html